当前页面 : 首页 > 快讯 > 正文 >

“高烧确诊接吻病”上热搜 别被疾病俗称误导了

来源:北京青年报 时间: 2023-07-31 00:40:07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日前,江苏苏州一名少女连续一周发烧,尽管进行了输液治疗,但依然不见好转。经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感染科医生诊治,原来女孩患上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,即俗称的“接吻病”。医生提醒市民,若反复发热、原因不明,应立即前往医院感染科就诊。(7月30日《现代快报》)

或许是受到“接吻病”这个很形象和直观的俗称等因素影响,此事引发许多读者和网友关注,“少女连续数日高烧不退确诊接吻病”话题冲上了热搜。其实不仅这次如此,此前有关“接吻病”的新闻报道也屡成热议话题,并且也多与“少女”“接吻”等因素有关。不妨设想,假如不以该俗称而是以“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”来陈述病情和进行科普,恐怕很难引发如此的关注热度。

普及疾病知识能够引发如此关注,这从一定意义上不失为好事。然而,“接吻病”这个抓人眼球的俗称所形成的误导,也不应该被忽视。从上述苏州的这个病例来看,女患者患病是否由接吻引起,新闻中并没有交待。假如患者不是由接吻引起,那么如此讲述她的疾病,首先就是对她的不尊重。

据介绍,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是由EB感染引起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。典型临床三联征为发热、咽峡炎和淋巴结肿大,可合并肝脾肿大,外周淋巴细胞及异型淋巴细胞增高。病程常呈自限性。多数预后良好,少数可出现噬血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。经口密切接触(如亲吻、共用餐具或咀嚼食物喂食婴儿)是主要的传播途径,飞沫传播也有可能。

不少人受“接吻病”这一俗称的影响,会误以为该疾病主要由接吻传播,或者认为不接吻就可以预防好这类疾病。但事实上,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由EB病毒感染引起,这类病毒由飞沫、唾液、生活密切接触传播,而其他病毒也可能导致该疾病。

可见,这样的误导既可导致一些人对接吻产生不正确认识,或者对接吻过于排斥,也可能导致其它传播方式被人忽视。比如,集体就餐如果没有采用公勺公筷,传播“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”就会比接吻普遍得多,如果单纯强调对接吻这一传播途径的防范,进而相对忽视其它更普遍的传播方式,是很不科学的,也具有较大危害。

更进一步的误导是,传染病的任何传播途径都可能传染多种疾病,比如经飞沫、唾液、生活密切接触的疾病,除了“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”之外还有不少。其中,因幽门螺杆菌导致的消化道疾病,以及包括新冠病毒在内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疾病,都是典型的例子。对“接吻病”传播方式的误解,容易变成对同类传播途径的误解。

讨论典型病例、普及防病知识既要讲究传播效率,也应看重知识的准确性与真实性,假如以牺牲准确性与真实性为代价,那么传播效率越高,可能造成的误导往往就越深。“接吻病”这个俗称虽然很形象和直观,却让一类传染病十分普遍的传播途径,变得过于狭窄和片面,这对普及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和提升民众的健康素养都是不利的。

尤其是,如果刻意将“接吻病”这个俗称与“少女”等要素结合在一起,就会因注意力严重转向,导致公众对某些传染病的认识更加偏离准确与真实。这种倾向需要引起警惕并严加避免。

关键词:

为您推荐

-